mpls标签交换的本质是将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链路层的标签进行绑定,顾名思义关于mpls标签的应用,就是无线路由器的虚拟网络通道。
1.mpls标签绑定与映射:
将转发等价类f和标签l进行绑定,是由下游的lsr做的决定,并将此绑定通知给上游lsr。映射分为两种:一种是入口处路由器的标签映射,一种是mpls域内的映射。对于第一种映射,是入口路由器将业务流进行划分,分出多个fec,然后将标签和其进行绑定;另外一种是lsr将输入标签映射到一系列fec上,然后根据映射将分组沿各通道进行转发。
2.mpls标签赋值:
mpls标签交换的本质是将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链路层的标签进行绑定,并将标签绑定信息在标签交换路由器之间进行转发,这个过程也称为标签赋值。常见的标签赋值有a 基于拓扑的控制业务量驱动;b 基于请求的控制业务量驱动;c 数据业务量驱动。
第一种是标签赋值对应于正常的路由协议控制业务处理,当lsr处理ospf或者bgp的路由更新时,一方面修改其转发表中的条目,一方面给这些条目分配相应的标签。只要有一条路由存在,网络就预先完成标签赋值,这样转发时就没有标签建立延时。
第二种是标签赋值与基于正常的请求的控制业务量处理相对应,他所对应的协议是rsvp,当lsr处理rsvp时,一方面修改其转发表中的条目,一方面给这些条目分配标签。这种方案要求应用程序事先提出使用标签请求和流规范,以得到标签,它也是根据已存在的路由预先完成标签赋值,没有标签建立延时。
第三种是数据业务量驱动。到达lsr的数据流量“触发“标签赋值和标签分发。此方案中,标签赋值和分发带来的开销是业务流量的正比例函数,存在与标签赋值相关的时延,如果想要将特定的标签分配给特定的网络资源以支持特定的网络程序时,就需要用数据驱动方式。
与数据业务驱动相比,控制业务驱动的标签赋值有几个优点:1)标签赋值和分发对应于控制信息因此不会造成大的网络开销,2)在数据到达之前建立标签赋值和分发,没有标签建立时延,标签回收是指lsr将无用的标签进行回收以便再次赋值。通常来说,当对某个标签赋值的条件不再成立时,就该对其进行回收。
3.mpls标签封装和标签编码
采用mpls标签专用硬件和软件转发标签分组时,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中间加了一层“垫片”,垫片封装于网络层中,但是独立于网络层协议,因此可以封装在任何的网络层分组中,这种方式成为“一般mpls封装”。
基于atm交换机的mpls标签封装,atm交换机是利用输入端口和输入vci/vpi作为查找交叉连接表的索引,从交叉连接表里获取输出端口和输出vci/vpi,以完成交换。若通过合适的编码方式将一个或几个标签放入vci/vpi域内,就可以将atm交换机改造为atm-lsr。
一般说有三种方式将标签编入信元中:
1)SVC编码。用vci/vpi域对处于栈顶的标签进行编码,将lsp看作svp,将ldp看作是atm的信令协议,但是atm-lsr不能对标签堆栈进行压栈和弹栈操作;
2)SVP编码。
用VPI域对栈顶标签进行编码,若是标签堆栈中有第二层标签,则用VCI域对第二层标签进行编码,这种方案较前一种方案的优势是支持atm的vp交换。
3)svp多点编码。同样用VPI域对栈顶标签进行编码,用VCI域的一部分对第二层标签进行编码,用VCI域的其他部分指明lsp的入口标识。这种方案可以让atm交换机支持多点到点的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