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路由器技术发展远远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当时路由查找算法使用最长匹配原则,必须使用软件查找,而IP本质就是“只关心过程,不注重结果”的“尽力而为”的转发。当时也就出现了,简单的IP技术无法承载网络的未来,基于IP技术的Internet必将在几后之后崩溃。
atm的起初走向了一个极端,以至于定位于完美,它想解决所有IP的问题。但由于它过于复杂的技术实现,且无法与已经广泛应用的IP融合,使atm最终沦为IP链路层协议。
虽然如此,atm还是给以后的协议发展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技术,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转发性能:
1.屏弃了繁琐的路由查找,改为简单快速的标签交换。
2.具有全局意义的路由表改为只有本地意义的标签表。
路由是有全局意义的,标签是只有本地意义的。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充分吸取了atm的精华,也认识到atm失败的原因,它没有定位于一定要取代谁,只是甘愿作IP的承载层,并将自己定位于2.5层。它支持多种协议,并不只是IP协议,从而避免得到atm一样的结果。
一个协议的包大小定义是很有讲究的,它不能设置得太大,否则对链路的负载太大;也不能设置得太小,否则影响可扩展性。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简称。所谓多协议是指MPLS 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例如IP、IPv6、IPX 等;而且兼容包括ATM 、帧中继、以太网、PPP 等在内的多种链路层技术。所谓标签交换就是对报文附上标签,根据标签进行转发。
随着 Internet 的迅速发展,为Internet 服务提供商(ISP)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对其骨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IP 网络不仅能够提供电子邮件、上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宽带、实时性业务。ATM 曾经是被普遍看好的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交换技术,但是由于实际的网络中已经普遍采用IP技术,纯ATM网络已经不可能,现有ATM 的使用也一般都是用来承载IP。因此就希望IP也能提供一些如ATM 一样多种类型的服务。MPLS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技术,它吸收了ATM 的VPI/VCI 交换一些思想,集成了IP 路由技术的灵活性和二层交换的简捷性,在面向无连接的IP网络中增加了MPLS这种面向连接的属性。
通过采用MPLS建立“虚连接”的方法,为IP网增加了一些管理和运营的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MPLS应用也逐步转向MPLS流量工程和MPLS VPN 等。在IP网中,MPLS流量工程技术成为一种主要的管理网络流量、减少拥塞、一定程度上保证IP网络的QoS的重要工具。在解决企业互连,提供各种新业务方面,MPLS VPN 也越来越被运营商看好,成为在IP网络运营商提供增值业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