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高可用性技术,基本都可以归入容错技术,即在网络出现故障(错误)时,确保网络能快速恢复。对目前常用的高可用性技术,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归类:
单个设备上的硬件冗余,如双主控、单板热插拔、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链路捆绑,如以太网链路聚合、MP、MFR等;
环网技术,如RPR、RRPP;
STP、Smart Link、Flex Link等二层冗余技术;
冗余网关技术,如VRRP、HSRP、GLBP;
ECMP,浮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快速收敛(如快速hello,iSPF);
不间断转发:NSF/SSO/GR;
MPLS 快速重路由;
快速故障检测技术,如BFD。
网络层:
将数据段(segment)从发送主机传递到接收主机
发送主机:将数据段封装到数据报(datagram)中
接收主机:向传输层交付数据端(segment)
与传输层的区别:
每个主机和路由器都需要运行网络层协议,不再是一个端到端的层次
每个路由器都需要检验所有穿越它的IP数据报的头部域
决策如何处理IP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