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在讨论电信协议时经常听到的术语。MPLS是用于调整网络流量并提高网络节点之间速度的协议或过程。通过此协议,数据包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交换级别进行转发,该模型是应用程序如何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参考模型。
MPLS与其他网络协议和传输线(例如Internet协议(IP),异步传输模式(ATM),T1 / E1,DSL和帧中继)一起使用,以创建标签交换路径(LSP)。LSP充当通过信令协议建立的MPLS网络的传输路径,有助于将语音和数据包引导到其最终目的地。而且,尽管MPLS在私有网络中经常使用,但它也可以在ISP公共网络级别使用。
使用MPLS的一个优势在于,它可以用于改善QoS,以通过定义的标准来满足网络性能的服务水平协议(SLA)。服务提供商可以预先确定哪些路径最适合专用或公共网络中的某些流量,从而提高QoS,从而减少延迟,抖动,数据包丢失和停机时间。
通过使用MPLS,服务提供商网络可以分离其服务级别,从而为语音,优先级流量和“尽力而为”流量提供了不同的网络。利用MPLS消除了对OSI模型中任何特定数据链路层的依赖,并且消除了对多个第2层网络以满足各种流量的需求。
使用MPLS具有成本效益,因为数据包可以动态确定其自身的路径,从而减少了电路交换网络所需的大量昂贵的静态基础架构的需求。电路交换网络需要更多的物理线路和T1线路以提供可预测的路由。但是,IP分组交换网络中的MPLS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可以根据需要修改路线,以实现理想的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