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工程
在目前的因特网上的自治系统内的流量工程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并且提出了目前的IGP在流量控制和资源控制方面的局限。
流量工程(TE)主要是优化运行网络的性能。一般来说,它包含了技术的应用、测量的科学准则、模型化、归纳和因特网流量的控制,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来获取一些特定的性能指标。
流量工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促进有效、可靠的网络操作的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流量的性能。由于网络资源的昂贵和因特网激烈的商业竞争的本质,流量工程已经成为大型自治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功能。这些事实都说明有必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运行的效率。
流量工程性能指标
流量工程的主要性能指标可以分为两种:
1面向流量
2面向资源
面向流量的性能指标包括了增强流量QoS功能的各个方面。
在单一QoS等级,尽力而为的Internet流量模型中,面向流量的性能指标包括:对分组丢失的最小化、对时延的最小化、对吞吐量的最大化以及对服务等级协定的增强等。
在这一流量模型中,使分组丢失最小化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而在未来的区分服务的因特网中,一些与统计数据有关的面向流量的性能指标(如时延峰值变化、丢失率等)也将会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