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那几种路由器角色?
(1)CE(CustomEdge):直接与服务提供商相连的用户设备;
(2)PE(ProviderEdgeRouter):指骨干网上的边缘路由器,与 CE 相连,主要负责业务的接入;
(3)P(ProviderRouter):指骨干网上的核心路由器,主要完成路由和快速
转发功能;
2、RD 和 RT 的作用?
(1)RD(RouteDistinguisher):为了防止一台 PE 接收到远端 PE 发来的不同 VRF 的相同路由时不知所措,而加在路由前面的特殊信息(RD)。在 PE
发布路由时加上,在远端 PE 接收到路由后放在本地路由表中,用来与后来接收到的路由进行区分。
(2)RT(RouteTarget):表明了一个 VRF 的路由喜好,通过他可以实现不同 VRF 之间的路由互通。他的本质就是 BGP 的 community 属性。(拓展体属性)。
扩展问题1:有RT可以不用RD吗?
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 RT 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通常是一个列表,而且他
是一种路由属性,不是与 IP 前缀放在一起的,这样在比较的时候不好操作。特别是:BGP 的 Routewithdraw(路由撤销)报文不携带属性,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收到的路由就没有 RT 了,就会出现两条相同路由都被撤销了。
扩展问题2:有RD可以不用RT吗?
可以,用 RD 完全可以实现 RT 的功能,但是没有 RT 灵活(同个 pe 的两vrf 要进行互访的时候,用 RD 就实现不了),不便于控制。
扩展问题3:BGP/是如何实现冲突的地址空间共存的?
在路由的前缀加上 64bit 位的 RD,成为 96bit 的 v4 路由。